主题
来信内容

回复内容
XXX同学: 你好,你写给杨丹副校长的关于反映选课方式建议的来信已收悉。并杨校长阅。杨校长请教务处了解情况并作出回复。现将教务处的回复转复给你。此复。 重庆大学校长办公室 关于xxx同学关于选课方式建议的回复 XXX同学“关于选课方式的建议”的来信收悉,首先我们很高兴能够收到XXX同学关于选课方式建议的来信,让我们从中感受到我们同学所具备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现就XXX同学提出的问题回复如下: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校曾经针对学校一些课程实施过由系统随机抽签的选课方法——当时的学生们排着很长的队伍依次到计算机中心,告诉操作员选择哪个课程;操作员点击之后,若系统呈现“√”则表示选择成功,若系统呈现“ⅹ”则表示不成功。那是一种非常热闹和壮观的场面。 而到了本世纪初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我校网络条件的不断改善,选课方式开始逐步转变为学生自己上网抢选。由于抢选的课程不多,而且选课的目的仅仅在于体现学生对课程的修读意愿,所以直至2012年,抢选模式并未引起过多关注,同时系统拥堵也是一直被诟病的。 2013年,学校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需求,基于现有教学资源能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学生的部分选课要求,教务处在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的选课工作中首次尝试先排后选模式(考虑到系统压力,我们也配套实施了按年级高低顺序依次开放选课功能的操作办法),并观察到一个年级学生导致的系统压力都超过以往所有年级学生。 在上学期开学后,我们就选课存在的问题先后与机械、土木和电气等学院的学生座谈,发现同学们对于抢选模式所具备的“简单公平性”是不满意的,而对于“北大意愿选课”模式则比较向往——因为:能够促使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和任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选课目标、并且基于选课目标将意愿点分配到各门课程上(学生的意愿点数是相同的)。大家的结论是:在“北大意愿选课”模式下,学生选课不再是简单的鼠标操作,而是一个分析、规划、决策、实施和再调整的能力训练过程。 在上学期结束后,教务处领导决定本学期一开学便派工作人员到北大等高校实地学习,目前我们正在学习和消化调研带回来的理念和资料,希望能够借鉴北大等高校选课经验找到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选课模式。 再次感谢XXX同学的来信,希望以后能够收到更多同学关于学校教学工作改进建议的信件,祝XXX同学学习顺利!成长快乐! 教务处
版权所有 © 重庆大学  |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174号  |  邮编:400030  |  渝ICP备05005762号